第二十三章天高之恨一_抗日传奇独立排
新笔趣阁 > 抗日传奇独立排 > 第二十三章天高之恨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三章天高之恨一

  突然响起的枪声让武文斌心里一惊,照道理讲,此处已经接近根据地,鬼子的松本联队根本不可能跑到他们的前面去,可是,既然响起枪声,就说明走在前面的黄志刚班遇到了敌人,那么,敌人是谁?从哪里来的呢?

  黄志刚的一班的确是遭遇到了鬼子。就在山谷的出口处,与另外一个山谷的交叉点,相当于一个丁字路口。

  黄志刚他们行进的方向是由东向西,准备在进入那个山谷后向左拐,从而转向由北往南。而鬼子行进的方向则是由南向北。双方在这个丁字路口相遇。由于之前谁也看不到谁,而且双方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遭遇,所以都没有准备,等到互相发现的时候,双方的距离也就是三十多米了。

  这一波鬼子其实就是中村大佐的那两个中队。昨天晚上他们接到中村的命令,今天一早便离开潜伏地,先向东行进了近二十公里,进入这个峡谷,然后再顺着峡谷北上。因为他们接到的情报是独立排位于辽县以南约十公里处,所以离这里还很远。因此行进时警惕性不是很高。斥候倒是放出去了,距离大部队约五百多米。可是,由于他们主要的注意力是行进路线的前方,因此没有在意旁边的这个小山谷。最主要的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为,独立排应该从这个峡谷南下回根据地,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会从另外一个小山谷中转出来。而且也是机缘巧合,黄志刚的一班从山谷出来的时候,鬼子的斥候刚刚过去,因此谁都没有发现对方。

  黄志刚也是大意了。这里离根据地也就是二十多公里了,所以他也是完全没有想到,从根据地的方向会有鬼子出现。

  独立排走在最前面的是黄志刚的二分队,队长叫刘德勤,也是一个经过长征的老兵,战斗经验非常丰富。此时,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刚一转过弯,就跟鬼子碰了一个正着。双方都不由一怔。

  鬼子一共是两个中队,也是分成了两个梯队行军,走在前面的是来自小李庄据点的那个中队,中队长叫藤田次郎,走在队伍的中间,他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商学院。本来他这一生是应该做一个商人的,可是,侵华战争的爆发,他被“报效国家”地加入了军队,投笔从戎地参与了罪恶的侵略战争。

  不得不说,那个时候日军的战斗素养的确是很高的,虽然两军以突然地方式狭路相逢,但是日军并没有慌乱,走在前面的小队长审视了一下双方形势,立刻意识到距离太近,开枪是来不及了,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冲上去进行白刃战。况且,凭日军的拼刺水平,绝对不惧任何中国军队。更何况自己这边是一个中队,而对方只有一个连左右的兵力,人数上也占优势,所以,便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拼刺的命令。

  虽然日军下令的只是一个小队长,但是其他小队的日军也同时看明白了当前的局势,所以,整个中队立刻端起了枪,向八路军扑了上去。

  双方相距只有三十米的距离,所以,不用冲锋,只要队形一散开,便马上就看到了对方,于是,日军士兵们立刻按照操典,关保险,摆出拼刺的架势,嘴里呀呀地喊着,挺起刺刀冲了上去。

  实际上,任何军队在行军的过程中,枪支的保险本来就是关闭的,而且多数时候子弹都是不上膛的。否则在非战斗情况下行军,子弹上膛,再打开保险,稍不留神,比如说摔一跤什么的就会走火。这样是绝对不安全的。所以,藤田中队也不例外。不过考虑到现在是处于临战状态。所以。子弹还是上了膛,只不过保险是关闭的。

  今天的情况,按道理讲,日军是不需要再关保险了的,但是,由于操典里有这个规定,所以,日军在日常的训练中,把关保险列入了拼刺的预备动作。在长期的训练中已经养成了下意识的习惯。所以,现在尽管枪支的保险是关闭的,但还是下意识的做出一个关闭保险的动作。然而,随着这个动作,对面立刻响起了一阵枪声。

  黄志刚班二分队的战士们毕竟战场经验欠佳。特别是这种突发性的近距离遭遇战,从来都没有遇到过。所以第一时间都懵了。好在队长刘德勤经验丰富,在红军长征中一路鏖战累积下来的实战经验跟应变能力在此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一时间,他喊出了那个独立排独有的,具有特殊含义的,然而也是极不严肃的口令:“打兔!”

  关于这个口令,也有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经过。独立排设计了那个拼刺时的拒枪动作,被很多人戏称为打兔子姿势。可武文斌说了,别是是打兔子姿势,哪怕就是打耗子的姿势,只要方便打鬼子就行。不过由于这个动作是一个非标准的动作,因此必须设计一个新的口令,用以对应这个动作,同时也是为了跟其他类似的军事口令区分开来。

  在讨论这个口令的时候。武文斌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尽量与常用的军事口令区别开。武文斌认为,在需要应用这个动作的时候,一定是短兵相接的情况下,肯定是没有反应时间的。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就必须让战士们对这个口令形成条件反射,也就是说要让战士们一听到这个口令,不需要反应时间就下意识的做出抵腰据枪,打开保险,准备射击的动作。那么就要求这个口令不要出现经常听到单词,以免造成听觉疲劳而影响反应速度。另外就是要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也就是说尽量缩短口令本身占用的时间。至于内容,武文斌认为并不重要,因为不管是什么内容,只要与一个特定的动作联系起来,那么就成为一个用来触发人体本能反应的信号。通过反复的训练,让战士们对这个信号产生条件发射就行了。

  大家对这个口令的设定争执不下,最后武文斌笑着说:“既然好多人都把我们这钟方式说成打兔子的,那咱们干脆就用打兔子作为口令拉倒。也算名副其实啦。”

  韩战梅气的笑骂道:“你这个家伙纯没个正型,你这个独立排是打鬼子的还是打猎的?”

  武文斌一脸满不在乎:“打猎也没错啊,那鬼子就是畜生,本来就是我们的猎物嘛。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不过打兔子繁了点,就两个字,打兔好啦。”

  于是,这个怪异的口令也就成为了独立排的一个特色。不过也正如武文斌所预料的那样,在经过反复的强化训练之后,这个口令完全成为了一种信号,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之下,只要听到这个口令,独立排的战士们就会立刻不由自主的做出反应。

  而今天,也正是这个口令挽救了二分队。随着刘德勤喊出的这个口令,那些还在发蒙的战士们也下意识的完成了那个练了千百遍的“打兔子”动作。同时人也从蒙圈中惊醒过来。

  惊醒过来的战士赫然发现鬼子离自己只有十来米远了,那闪着寒光的刺刀也也眼看就要刺到自己身上。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他们就扣动了扳机。

  随着枪声,冲在前面的鬼子倒下了一大片。跑在后面的鬼子也倒下一大片。不过跑在前面的鬼子是枪响后还向前冲了五六步才倒下的,甚至有鬼子竟然直接倒在了独立排战士的脚下。而跑在后面中枪的鬼子却是随着枪响就直接倒下一大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因为鬼子的三八大盖的穿透力极强。那六点五毫米的子弹,带着强大的动能,并不甘心停留在鬼子的体内。而是很轻松的就穿透了第一个鬼子的身体,向第二个鬼子飞去。进入第二个鬼子的身体之后终于力竭,但是仍然不甘心的胡乱翻滚一通,把他的身体里面搅了个乱七八糟。因此,第二个中弹的反倒先死。所以这也是小鬼子拼刺时要关掉保险的原因之一,据说是因为白刃战时双方人员前后叠更,开枪很容易伤及己方人员。日本人认为是不合算的。

  其实,这个帐要看怎么算,实际上,就算在白刃战中,双方人员混在一起,但是你向对方开枪的时候也不一定每次都有一个自己人站在对方身后,好吧,就算每次都有一个,那战损比也是一比一,平局。

  但是日本人不是这样算的,日本人也有专家,日本的专家概率学肯定是师妹教的,因为按照他们的逻辑,你就根本想象不到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首先,日本人极度信赖自己的白刃战术,坚信日军士兵的拼刺水平世界第一。不过,关于这一点也还算是靠谱,起码在当时的中国战场上,进行白刃战的时候,三到五的战损比也就说明了日军在这方面的确训练有素。日军自己也号称,在白刃战中,一个日军士兵可以轻松应对三个以上的中国士兵。可是问题出来了,既然一个日军可应对三个以上对手,那么假定在某个战场的局部,二十个厮杀中的人群里,日军只有五个,而对手则有十五个之多。此时,绝对不可能每一个对手身后就有一个自己的同伴,而是有更多的对手。那三八枪打出的子弹穿透力是很强,也绝对不会像自家养的狗一样,拐着弯专门往主人身上跑。所以,子弹穿过对手再打到自己同伴身上是小概率事件,而打到对手身上才是大概率事件。为了一个小概率的可能而强令禁止一种高效的杀敌手段,那才是真正的不合算。

  关于这一点,二战之后很多专家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各种说法无所不有。可是,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的残忍本性。因为比起用枪来说,用刀杀人更容易满足那种残忍的嗜血心理。从这一点出发,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日军那么钟情于冷兵器,以至于给九六式轻机枪上面都要装上一把刺刀。用这个东西在战场上与对手打白刃战,绝对是个笑话,可是拿来屠杀没有抵抗能力的人,倒还是很趁手的。仅通过这一点,也就不难窥视到当时日本人的阴暗心理。

  八路军的算法显然跟日本人不同。八路军的算法就是中国人的算法,那就是民间常说的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哪怕一比一的战损比也是胜利。谅你小鬼子就那几个人也拼不起。而独立排则在武文斌的带领和影响下,要求就高了许多,你说老子像打兔子也好,像打耗子也好,只要把鬼子打倒就行。至于拼命,对不起,俺独立排的战士金贵着呢,要拼也得换你三五个。所以,鬼子关保险,俺们开保险,鬼子你拼刺不是不开枪,要玩那个什么武士道吗?俺们就专门用枪,先打倒你一批,有了本钱再说。

  喜欢抗日传奇独立排请大家收藏:抗日传奇独立排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netk.com。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dnetk.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